查看原文
其他

PI回应丨导师不过是10年之后的学生而已

2017-12-05 孟飞龙 BioArt

BioArt按12月3日,BioArt推送了一篇题为《科学院里的研究生真是在辛苦地浪费生命?》的文章后,引发了圈内广泛而又深刻的讨论(除朋友圈转发评论之外,可以参考文末的评论部分)。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并不是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而是把大家心里其实知道但是又不便于公开的话进行了总结,对号入座显然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如果这个周的组会上,PI们以开玩笑的形式给同学们调侃一下这篇文章,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那么本文的初衷应该就达到了。当然,这个火热的话题也少不了续集和回应,那幅火了的漫画图的作者BioArt也有幸联系上了,并邀请该图的作者写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广而告之,这篇之后还有一篇好玩的文章回应来谈PI的一天是怎么过的,敬请关注BioArt!



撰文丨孟飞龙(中科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PI、国家“青年千人”)


起因

没想到我的一张幻灯片成了“网红”图片。这张幻灯片(下图)来源于2017年生化细胞所研究生入学教育中我准备的我研究组介绍文稿。



我建立自己的独立实验室不久,刚刚从学生和博后的角色转变为PI(研究组长)的角色。因此,我面对刚入学的研究生,很想以一位“学长”或“师兄”的身份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能够进入生化细胞所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毋庸置疑,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而且工作异常勤奋。但科研道路并不是一片坦途(下图,同样来源于我的研究组介绍文稿),由于种种客观或主观原因,并不是每一位学生最后都能发表令所有人都满意的文章。


为什么同样优秀的学生,5年之后他们的产出并不相同?特别是那些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以实验室为家的同学。这是我思考很久的问题。导师当然负有重要的责任,但学生的工作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我编写了一个以极端的情景作为例子的幻灯片,希望学生(包括没有进入我研究组的同学)能够重视“时间管理”,高效地工作。


导师不过是10年之后的学生而已

每一位导师都是曾经的学生或博后。每位同学面临的问题,导师也可能有过同样的经历。我非常幸运,博士生和博士后阶段的两位导师引导我走出了如今的人生轨迹。当时做学生或博后时,导师教导我的话很难理解,现在看来,都是他们人生经验的无私分享。建立自己独立研究组后,在我的每一个决定之前,我都会想“周老师会怎么想”,“Fred会不会认为这是一个Stupid Idea”。虽然我的两位导师个人风格非常不同,但在培养学生方面却一致的成功。我同样希望我能够像他们一样地教育好我的学生。


当然,成功的定义很复杂,并不是只有成为PI才是唯一的路。生化细胞所毕业生中有很多的 49 31022 49 15287 0 0 1717 0 0:00:18 0:00:08 0:00:10 3153 49 31022 49 15287 0 0 1592 0 0:00:19 0:00:09 0:00:10 3365 49 31022 49 15287 0 0 1493 0 0:00:20 0:00:10 0:00:10 3657科学家,也有很多的企业家等。高效地工作,是从事不同事业的共同要求。如果大学教育还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多线程高效工作,那博士期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阶段。


沟通

导师们也是人,脾气、风格及气场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导师并不愿意与自己的学生“对立”,因为两者的目标是同向的,起码不是反向的。与学生成为人生中亲密的战友导师也比比皆是。生化细胞所采用的研究生入学及选导师“轮转制度”也是为了增加学生与导师气场相配的机会。BioArt能够将这网红幻灯片刊出,让更多的同学看到,善莫大焉。我自己还不算成功的科学家,但还算是一个成功的学生。评论区中看到很多同学的评论,很多人与导师有不一样的意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建议去找一下自己的导师,不谈课题,谈谈人生。


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我儿子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一直喊我“猪爸爸”。由于本人微胖,因此教育他“不能利用别人的生理缺陷起绰号”。他看起来是懂非懂,很委屈的样子。几天后,我才发现原来那天他在幼儿园看了“小猪佩奇”动画片,家里人变成了猪爸爸、猪妈妈、猪奶奶等。所以,多和导师沟通会打消彼此间的误解,增进相互信任(BioArt点评:作者居然这么晚才知道Peppa Pig,减分)。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去探索”

王应睐先生手书: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去探索


我作学生的时候,非常不理解生化所创所所长王应睐先生的这句教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写在王应睐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细胞所老所长朱洗先生的“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八小时工作制是不行的” 表达了类似的涵义。现在读来,生化细胞所的先贤们并不是一味地在鼓励我们长时间工作,而是在告诉我们“用心”去工作。从懵懵懂懂入所,到真真正正热爱这份事业,我希望我教会学生“不忘初心”,享受这份研究工作带来的发现与激情。欢迎各位同学来到生化细胞所感受这份稀有的历史积淀,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经历。祝大家“痛并快乐着”享受科研人生(下图)。同样鼓励大家阅读周波同学的这段感悟: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352326&do=blog&id=1073464。



题外话

像生化细胞所的很多研究组一样,我的研究组长期招聘博士后,并欢迎大学生尽早进入研究组实习(有意者请联系Feilong.Meng@sibcb.ac.cn)。看到最近大量“高薪”聘请博士后的广告后,很受打击。但本研究组提供的资助能保证博士后在上海市的基本生活支出,欢迎有志追求科研梦想的博士联系我(BioArt点评:看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一篇广告软文)。详情参见文末导师介绍。


附孟飞龙研究员简介:

孟飞龙,男。200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周金秋研究员;2009年11月至2015年9月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科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训练,导师Frederick W. Alt教授。2015年9月28日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长。研究组主要通过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功能组学等方法研究B淋巴细胞中抗体基因多样化调控机制及其关联的免疫缺陷疾病和淋巴瘤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机制。目前主要得到中组部青年千人、基金委优青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的资助。研究组内在读硕博研究生六人,在站博士后一名。


BioArt,一心关注生命科学,只为分享更多有种、有趣、有料的信息。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ID:fullbellies或邮箱:sinobioart@s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